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景瑞农业网 >> 长叶盐蓬

关注动物福利实现生态养殖两广野桐

发布时间:2022-09-22 12:00:16

关注动物福利实现生态养殖

增强猪体免疫力减少疫病

“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好生态猪,关键是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放牧形式相结合,利用原生态的饲喂方式,加强生猪的运动量,提高生猪的免疫能力,严格控制抗生素及激素的使用量,生产出原生态,低残留的肉制品。因此,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是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的关键因素,而营养又是不可或缺且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

许多养殖户选料时往往从成本角度考虑看这种饲料能让猪长得有多快,而很少关注该种饲料对猪自身抗病力是否起到良性作用。生猪如果营养需求跟不上,比如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氨基酸或维生素时,疾病就很容易入侵,母猪是最容易被侵袭的群体之一,怀孕母猪感染了疾病容易传染给胎儿,导致流产或死胎,降低养殖效益。如果使用药物过多,则容易在胎儿体内残留。因此,保证营养提高生猪免疫力是保证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

有些养猪场在饲料配方中虽然考虑了微量元素的搭配,却忽视了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只够供给健康猪,当生猪出现应激或是感染某些复杂疾病时,某些特定营养素的需求量将大幅上升。

尤其是在现在各类应急源种类很多,应急强度很大的情况下,生猪需要一直处于高强度的防疫戒备状态,如果机体缺乏防疫所需的“子弹”——也就是能够促进机体免疫细胞、免疫因子产生的特定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那么生猪将表现出疾病状态,影响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

强化训练避免猪尿窝

猪尿病不仅影响到猪舍的卫生,猪体的清洁,同时也会使猪容易患皮肤病,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猪尿窝主要是由于猪舍防寒保温差和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只要采取相应措施,就可避免猪尿窝。

猪舍要建在背风向阳处,猪舍的大小要适当,猪炕上面要经常保持有足够的干草,并做到经常晾晒,防止潮湿。猪舍还要用塑料布罩上,防止冷空气侵入。注意圈内养猪数量,冬季一个圈内最好只养2~3头猪,因为猪多了会互相挤占暖处趴睡,谁也不肯起来到远处排尿。每天晚上喂食时应多喂些干食,以减少猪的排尿次数。要经常刨尿冰,以防猪打滑而不敢到积肥坑里排尿。训练猪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在夜间定时把青菜或其他食物扔到猪圈的积肥坑里,引诱猪起来排尿。经过10天左右的连续训练,形成条件反射,猪就养成了定时到积肥坑里排尿的习惯,不再尿窝了。

可以运用适当的方法,预防或改变猪尿窝的习惯。首先要为猪创造清洁环境,猪的房子应彻底清洗消毒,杀死细菌和消除异味。一般来说,猪吃完食后5~10分钟尿一次,躺下休息后,3~4小时起身排尿。吃食前半小时起身排尿,晚上10点左右排尿,早晨天亮以后排尿。掌握好猪的生理规律,按时把猪赶到指定地方排尿,久而久之便形成习惯。对于那些不爱干净、不到指定地点排尿排便的猪,应立即驱逐出境。一般经过7~10天训练后,可使猪养成定点排粪排尿的习惯。猪尿窝的原因是怕冷,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大棚养猪,也可以设置木睡床,木垫草等。

科学饲喂让生猪抵抗严寒

在低温季节,适当增喂一些抗寒饲料,可以加强生猪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缓解寒应激,从而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常用的抗寒饲料有如下几种:

酒糟类。包括白酒糟和啤酒糟,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乙醇,热性大,通常称之为“火性饲料”,有改善消化功能、加强血液循环、扩张体表血管、产生温暖感觉等作用。冬季应用,抗寒应激作用明显。两者因对胎儿及雄性功能有不利影响,故不宜用于怀胎母畜及种公畜。

根皮类。蔬菜根皮中含有可产生御寒作用的矿物质,用作饲料时,可增强养殖动物的抗寒能力。芹菜根、芫荽根、菠菜根、白菜根等蔬菜下脚料,以及胡萝卜、马铃薯、甘薯等块根,都可以用作御寒饲料。使用这类饲料时,一定要注意保留其外皮。

粮食类。黄豆性温味甘,炒用性热,属暖性饲料,含粗蛋白质37.9%,既是优良的植物蛋白饲料,又是抗寒保暖饲料。黑豆含粗蛋白质36.68%,性平味甘,炒用性极热,是较好的抗寒保暖饲料。大麦性温味咸,属暖性饲料,熟用效果好。另外,稻谷、稻草也属于暖性饲料。

肉食类。羊肉和狗肉产热量高,是冬季肉食性和杂食性畜禽首选的保暖抗寒饲料。动物肝脏含铁较多(动物缺铁时特别怕冷),且易于吸收,冬季给畜禽适当增喂一些动物肝脏,可以补铁、御寒。淡水虾性温味甘,属高热量饲料,有补肾壮阳、强化雄性功能之效,适用于冬季体衰怕冷的动物,无盐鲜虾可直接应用,盐渍干虾需水浸去盐后应用。

精心护理仔猪提高成活率

仔猪的成活率关系到养猪场效益的好坏,母猪产仔和初生仔猪的护理是养猪生产中最关键环节,初生仔猪个体小、体弱,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健全,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在冬天产仔会遇到冻死、压死及踩伤的危险。护理仔猪也是饲养人员最费时费力最精细的一项工作。精心护理好仔猪,是减少仔猪死亡率,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技术保证。

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母猪场,应有计划地按批相对集中进行分娩产仔。采取按批相对集中分娩产仔,不但便于仔猪寄养,还可以在仔猪分群后让几头母猪带养,对提高仔猪成活率,确保仔猪全壮全活是大有好处的。

首先要保温。哺乳期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很高,仔猪出生后,必须保持猪舍较高的温度。一般来说初生仔猪对温度的要求不低于30℃,而产房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20℃,仔猪则加以额外的保温措施,如保温箱、电热板、电热毯、红外线灯等。

其次要吃好初乳。初乳是指产仔母猪产后1~3天分泌的乳汁。其特点是含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镁盐,可以增强仔猪的免疫力。同时也有刺激肠蠕动,加快胎便排出的功能。让初生仔猪吃好初乳是保证其成活的基础,不但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调整仔猪的食欲。一般出生后2小时内就应该让仔猪吃初乳。

接产仔猪断脐不能过早,以免出血多,断脐应在仔猪出生10分钟后进行。有些初产母猪分娩时,性情暴躁,还会咬死刚产下的仔猪。对此,可把刚产下的仔猪放入分娩床的仔猪栏内,待母猪产下7~8头仔猪以后,再一起放到母猪腹边。此时,接产人员可轻揉母猪的乳房,使之适应授乳,且利于分娩。必要时,可对母猪肌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2毫升(50毫克)×5支。

三是防压。由于母猪产仔消耗体力较大,行动迟缓(尤其是老年母猪),小猪喜欢追随母猪,容易在墙角、食槽边将仔猪挤压在身下,造成仔猪的死亡。尤其是一些母性差的母猪,明明知道仔猪压在身下,就是不起来,很容易造成仔猪的死亡。所以饲养人员应该加强看护,防止压死仔猪。

四是补料,促生长。仔猪长到20天之后,对食物的需求增加,而母猪的泌乳高峰在21天内,这个阶段后,将出现仔猪需求量大而母猪供给量不足的矛盾,抓住仔猪生长快的有利时机,提供仔猪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促进仔猪的快速生长,是减少仔猪死亡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应该在仔猪出生后的3~7天补铁补硒;5~10天开始训练仔猪吃饲料,一般喂有一定强度的颗粒料。选用一些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易消化的饲料来喂养仔猪,以促进生长。到25日龄时让仔猪能够完全采食饲料,也可以在日粮中加入一些抗菌素、生长促进剂等。

责任编辑:王伟

喷雾除尘系统哪家好

上门回收家具

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

NTP时间服务器

园林垃圾桶

友情链接